2025年9月20日,由广西国际博览集团、非凡产研、广西(上海)产业合作中心主办的中国(广西)—东盟人工智能企业交流会、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南宁大会在南宁举办。自治区人大常委副主任刘有明,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会长、中国气象局原副局长余勇,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副局长苏爱民,自治区国际博览集团董事长胡志崇,柬埔寨邮电部数字政府转型司司长恩索万,越南全球企业家论坛主席黎公能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并致辞。本次大会作为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官方同期活动,以“AI赋能 产教智融”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构建中国—东盟产教协同创新平台。

2025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南宁大会现场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俊利带领由教务处、医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临床医学院等组成的代表团参会。代表团在展会上集中展示了学校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彰显了学校在“医学+AI”交叉学科建设方面的创新实力。学校重点展示了三大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果:广西世居民族遗传病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右江民族医学院一东盟人工智能医学研究与应用中心和医疗卫生专业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广西世居民族遗传病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在区域特色疾病智能诊疗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重点实验室通过构建高水平科研与转化平台,为推动学校人工智能科研发展、提升区域医疗水平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右江民族医学院—东盟人工智能医学研发与应用中心成为我国向东盟开展国际医学AI合作的重要窗口,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临床医学的深度融合;医疗卫生专业数据标注示范基地建设具有三大特色:一是创新性地采用“医学专家+AI工程师”协同标注模式,确保数据的医学准确性和技术规范性;二是与多家医院建立临床数据合作,形成覆盖常见病种的标注数据集;三是开发了适合医学数据特点的智能标注工具,提升标注效率和质量。

王俊利副校长介绍右江民族医学院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成果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展示了《AI与IVD:智慧检验系统》和《知病明理的AI探索》等特色课程建设成果,体现了学校在培养“医学+AI”复合型人才方面的创新实践。这些课程通过互动问答、视频解析与真实案例阐释,帮助学生搭建“病理基础+智能技术”的交叉知识体系。王俊利强调学校始终坚持扎根基层、服务民族地区的办学宗旨,在医学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此次展会,我们期待与更多东盟国家和国内兄弟院校开展合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的创新应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代表团在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大会展位前合影
本次展示会汇聚了华为、阿里、百度等知名企业及多所高校,通过成果展示与精准对接,为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改革、产教融合项目及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平台。右江民族医学院的精彩展示,充分体现了学校在促进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文/董明右 图/姚顺晗
编辑/陆群凤
一审/杨尚霖 二审/陆群凤 三审/庞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