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0日,百城校区7号综合楼402智慧教室,我校举办了“关于人工智能发展与医学研究范式转型的探讨”学术交流会。此次交流会特邀北京大学临床医学高等研究院医学信息学中心的李毅博士主讲,医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庞雅琴教授主持并致欢迎词。
李毅博士在报告中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何开启医学研究的新纪元。他指出,随着以ChatGPT和DeepSeek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取得重大突破,海量数据和庞大算力的“双轮驱动”已成为“智能化科研”的核心特征。其内在逻辑体现为“数据密集—智能涌现—人机协同”,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扩展科研边界,促进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列举了人工智能发展下医学研究范式转型类型,指出这一新模式还能够有效应对传统科研难以解决的多学科耦合问题,促进交叉创新,创造出全新的知识生产范式。

李毅博士作报告
在随后的讨论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师生纷纷提问,李毅博士耐心解答了每一个问题,并强调,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医学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数据安全、伦理道德以及结果评判等问题。通过政策支持、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等多方面的努力,确保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现场交流
会后,庞雅琴院长对本次学术交流会进行了总结。此次学术交流为医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突破,激发了广大师生在相关领域的研究热情与创新思维。在科技浪潮席卷之际,人工智能正在强势进入医学领域,成为重塑医疗生态的关键驱动力。
文图/黄光纯 编辑/陆群凤
一审/董明右 二审/陆群凤 三审/庞雅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