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进行思想、知识、智慧、情感交流的重要平台。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夯实学生以发展为中心教育理念,2024年1月9日晚19:30至22:30在智慧教室7-403,医学检验学院2021级生物技术专业同学在徐启江教授指导下基于“学术沙龙”形式尝试了《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同学们积极围绕自己感兴趣的学术话题,查阅文献、交流思想、制作PPT、设计poster、撰写讲稿。在协作交流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主性,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
接下来,让我们跟随这些影像,来看看在这“不同寻常”的课堂上,同学们都会有怎样的表现吧。

同学们进行学习成果汇报

同学们进行倾听和交流

徐启江教授对汇报进行点评

同学们的poster展示
《基础分子生物学》课程学术沙龙打造了“深度学习+研究体验+穷理尽性+生涯发展”学术原生境课堂新形态,实现知识传播、信息沟通、灵感启迪、思路开阔、协作促进、学科融合,实现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从重教、重记忆、重结果的终结性向重学、重能力、重过程的形成性学业评价方式转变。此外,教师从知识传播者到激发学生创新创造设计引导者、学生从知识接受者转为知识探索者,形成教师“爱教、善教、乐教”与学生“勤学、悦学、会学”教学相长生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是当今全球学校教育变革中的主导型教学策略,通过构建自主、合作、学习型课堂,可以最大限度实现教学相长。
这样的教学形式也让同学们有了新的体会,留下了自己对课堂感触的话语。
韦菲菲同学:本次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入自主设计海报,课堂汇报以及老师、同学点评等多种环节,调动了我们学生的积极性。作为本次小组的汇报人,很感谢老师和同学们提供这次锻炼机会,在和小组成员们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也深深体会到了“合作共赢”这个词的含义。希望以后能有很多这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韦菲菲同学汇报
陆泳锋同学:在本次poster创作活动中,我们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到了围绕内含子所发生的各种事件以及功能效用,巩固了我们的分子生物学的知识。我们进行了PPT的制作以及poster的创作,海报的制作对我们来说属于新的尝试,后来我们经过了老师的指导以及内部几次的修改,最终制作出的海报我们都非常的满意。在汇报会上通过听取其他小组的汇报我们也巩固和拓展了分子生物学的知识,希望在将来还能参与类似的活动来丰富我们的知识以及生活!

陆泳锋同学汇报
刘静怡同学:经过这一次的“课程学术沙龙”,我感触颇深,首先,我十分感谢老师和学院提供的平台和机会,让我能展示自己,其次,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我而言是全新的,通过制作poster、制作PPT,准备答辩这些过程,提高了我查找和阅读文献的能力、表达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也丰富了我的视野,同时也发现了自身还存在的不足,今后我也会继续努力,争取每一次都做得比上一次更好。

刘静怡同学汇报
杨正合同学:本次课程汇报注重同学们的信息检索、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让同学们在掌握学科基础知识上,更多地去自主探索了解学科的前沿进展,拓展了同学们的最新视野。团队合作开展汇报,很好的锻炼了同学们善于表达,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培养了良好的科研思维和素养。

杨正合同学汇报
作为点评教师,学院教学副院长庞雅琴教授、姜成宇博士、雷雪博士参加了本次教学活动。庞雅琴副院长对此次教学活动进行了点评,她充分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并认为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并希望教师深入提升教学学术水平,深耕教学创新,助力检验学子成人成才。

教学副院长庞雅琴教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点评
(文/雷雪 图/徐启江、杨正合 编辑/陈祥凤 审核/庞雅琴)